光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調節因子,光照強度和光質的變化都會對植物生理產生較大的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靈活適應光強和光質變化。光響應曲線是指在保證其它環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只改變了環境中的光照強度,光強與其測得的光合速率產生的曲線。我們可以從光響應曲線得到一些重要的光合作用參數:最大凈光合速率(Pn)、光飽和點(LSP)、光補償點(LCP)、表觀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等,如下圖:
光飽和點(LSP):當光強繼續增大,Pn不再變化時的光強范圍,超過這個點,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趨于穩定。
表觀量子效率(AQE):曲線前段直線的部分斜率,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初期階段,單位光子數量轉化為化學能的效率;
光補償點(LCP):曲線與X軸的交點,即當凈光合速率為0時,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互抵消,超過這個點,植物開始積累有機物質。
暗呼吸速率(Rd):曲線與Y軸的交點,指植物在黑暗條件下,仍然進行呼吸作用的速率。
這些參數對于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生態適應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揭示植物如何優化能量捕獲和轉換效率,因此測定光響應曲線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重要的一部分。
使用儀器測光響應曲線時,要先進行預試驗確定植物的飽和光強和光誘導時間,在實驗中,可以逐步減小光照強度,直至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隨光照強度的減少而下降,此時的光照強度即為飽和光強。光誘導光強較大會使植物產生光抑制反應;光誘導時間需要在進行試驗之前進行摸索,不同植物的凈光合速率穩定時間不同。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據植物種類和試驗條件調整測定的光照強度梯度和穩定時間。用飽和光強對植物進行光誘導,保證植物達到穩定的最大凈光合速率。
我們在測定植物光響應曲線的時候,一般先設定高光強,逐層遞減到低光強,每改變一個光強,需要穩定1-2min再讀取測量數據,提高試驗效率;若從低光強逐漸增加到高光強的話,每改變一個光強,需要穩定5-10min再讀取測量數據,會延長試驗測定時間,降低試驗效率。
凡耕科技新推出的便攜式光合儀:FS-3080H和Pn-803可以精準測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及其光響應曲線,兩者結合測量分析,可以幫助研究者